
教师姓名:蔡俊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二级)
学历:博士
E-mail:hgdcaijun@hbut.edu.cn; hgcaijun@126.com
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与发酵工程;微生物制剂;生物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转化
一、工作经历
时 间 单位 部 门 专业 职 位
2008.01-2008.06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 应用微生物学系 应用微生物 访问学者
1990.07-1995.07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助教
1995.08-2001.06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讲师
2001.07-2006.11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副教授
2006.12-至今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生物工程 教授
2012.11-至今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副院长
2016.3-2019.10 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
2019.10-至今 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主任
二、个人简介
蔡俊,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副院长,生物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及生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湖北省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Bioresource technology、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国际权威期刊特邀论文审稿人,《生物资源》杂志编委。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4年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湖北省急需紧缺特聘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从事微生物制剂(新型酶制剂、微生物抗氧化剂、益生菌、益生元、生物杀虫剂等)、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生物可再生资源(发酵过程废弃物、秸秆、饼粕、虾蟹壳等)的微生物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已申请发明专利20件,其中13件已授权,其中4件专利在企业实现转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
三、荣誉和获奖
1、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
2、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3、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
4、湖北省急需紧缺特聘专业技术人才
5、湖北工业大学师德标兵
四、社会兼职
1、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2、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
3、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
5、中国化学会甲壳素研究会委员
6、湖北省再生资源专业技术委员会会员
7、湖北省生物物理学会会员
8、Bioresource technology、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国际权威期刊特邀论文审稿人
9、《生物资源》杂志编委
五、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
1)合成生物学有发酵工程
2)微生物制剂
3)生物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转化
2、研究内容
主要从事微生物制剂(新型酶制剂、微生物抗氧化剂、益生菌、益生元等)、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生物可再生资源(发酵过程废弃物、秸秆、虾蟹壳等)的微生物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六、科研课题
1、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项目编号:31401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内切甲壳素酶双重作用机制及酶法合成功能性低聚糖(312014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纤维素酶,科技部科技计划
4、小龙虾壳生物法加工关键技术研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
5、工业微生物挖掘及应用,湖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6、克氏原螯虾高效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湖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7、谷胱甘肽的微生物合成机理及代谢调控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8、构巢曲霉甲壳素脱乙酰酶酶学特性及动力学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9、微生物转化生物可再生资源制备植物培育基质的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10、微生物发酵生产谷胱甘肽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七、研究成果
1、部分鉴定及验收成果
1)工业微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湖北省科技厅鉴定,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霉素、维生素B2发酵水平居国际领先
2)富含谷胱甘肽酵母关键技术及应用,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
3)玉米蛋白粉深加工研究及应用,山东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
4)克氏原螯虾高效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
5)甲壳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
6)山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湖北省科技厅鉴定,国内领先
7)多菌种发酵啤酒糟生产含酶高蛋白饲料的研究(中试),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国际先进
8)饲用纤维素酶生产工艺的研究,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国际先进
9)微生物转化生物可再生资源制备植物培育基质的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局验收
10)微生物发酵生产谷胱甘肽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局验收
2、部分授权发明专利
1)一种酿酒酵母及其应用,ZL 201210287122.4
2)一种制备甲壳素脱乙酰酶的方法,ZL 201210134963.1
3)一种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制备β-胡萝卜素的方法,ZL 201210208891.0
4)一种异硫链霉菌及其应用,ZL 201410260651.4
5)一种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用的改良玉米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 201410231046.4
6)一种高谷胱甘肽含量酿酒酵母的制备方法,ZL 201510382469.0
7)一种产黄曲霉毒素B1降解酶微生物及其应用,Z L2015102632829
8)一种提高黄姜皂素提取收率的方法,ZL 201510375903.2
9)一种产脂肪酶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ZL 2016102594380
10)一株羽毛降解菌株及应用,ZL 2016102594380
11)一种利用Fe-C原电池除氧培养丁酸梭菌的方法,ZL 2016102075389
12)一种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抑制剂及其虚拟筛选方法,ZL 2016104287090
13)高产甲壳素脱乙酰酶的菌剂组合及其应用,ZL 2020115742781
14)一种适用凝结芽孢杆菌发酵的复合氮源及使用方法,ZL 2019106759352
15)一种利用大蒜种植及加工废弃物发酵制备蒜氨酸方法,ZL 202111147316.X
3、获奖成果
1)基因重组菌发酵秸秆生产耐高温、高活力饲用纤维素酶,200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工业微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甲壳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小龙虾绿色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2021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5)面向地方生物产业发展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17
4、发表的部分论文
1.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doramectin‑producing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N72 and its mutant strains.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24, 40:228.
2.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oil using recombinantEscherichia colicells immobilized into Fe3O4-Chitosan magnetic microspheres,Molecules, 2024, 29(15): 3469.
3. In vitro degradation of zearalenone by culture supernatant ofBacillus subtilis.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24, 17(8): 2206-2215.
4.Preparation of branched RG-I-rich pectin from red dragon fruit peel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probiotic properties.Carbohydrate Polymers,2023, 299, 120144.
5.One-step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by wetEscherichia colicells expressing a non-specific and methanol-resistant lipase,Process Biochemistry, 2023, 125: 75-83
6. Improved fermentation yield of doramectin from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N72 by strain selection and glucose supplementation strategies,Fermentation, 2023, 9(2): 121.
7.Developing a pachyman/polyvinyl alcohol-polylactic acid bilayer film as multifunctional packag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erry tomato preservation,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186: 115249.
8.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giospecificity of a lipase from Streptomyces sp. W00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 23(10): 5822.
9.Structure and toxicity analysis of Aflatoxin B1 biodegraded products by culture supernatant ofCladosporium uredinicola.ScienceAsia, 2020, 226638900.
10.How to break the janus effect of H2O2in biocatalysis? Understanding inactivation mechanisms to generate more robust enzymes.ACS Catalysis,2019, 9(4): 2916-2921.
八、教学及教研
1.教研项目
1)产学研结合提高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教学改革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08-2011
2)助推湖北生物产业战略发展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湖北省教育厅,2012-2015
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17-2020
4)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和实践的研究,湖北工业大学,2007-2009,负责人
5)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009-2011
6)构建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2010-2012
2.教研论文
1)蔡俊,林建国 等.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的改革探讨.高校教育研究, 2008,16,34-35. ISSN 1009-9646,CN 11-4593/F;
2)林建国,胡瑛,王常高,蔡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32,43-45.ISSN 1673-9795,CN 11-5599/N。
3.教研获奖
1)产学研结合提高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教学改革研究,湖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
2)助推湖北生物产业战略发展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湖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
3)面向地方生物产业发展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17
九、人才培养
1.研究生培养
1)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在读10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
2)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
2.本科生培养
1)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8篇
2)指导学生获湖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
3)指导学生获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
4)指导学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5)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