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
Email:licao@hbut.edu.cn
研究方向:用于重大疾病诊疗的纳米药物载体系统
基本情况:
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导师为张先正教授。2012年7月进入湖北大学工作,2021年9月晋升为教授,2022年入选首届“沙湖学者”计划。2024年3月全职加盟湖北工业大学。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他项目若干,累计纵向经费500余万。参与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H因子37(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近400。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9项。现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高级会员、期刊《Nano TransMed》、《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胶体与聚合物》青年编委,并长期为Nat. Commun.,Adv. Mater.,Nano Today,Adv. Sci.,ACS Nano,Theranostics,Carbohyd. Polym.,Acta Biomater.,J. Colloid Interf. Sci.,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Pharm. Anal.等数十种SCI期刊审稿。
学习及工作经历:
1. 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理学学士;
2. 2007年9月至2012年6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理学博士;
3. 2012年9月至2024年3月:湖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4. 2024年3月至今: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课题:
1. 以“动态保护”策略构建可肿瘤深度渗透的“特洛伊木马”型药物载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3053,72.0万。
2. 以“动态保护”策略构建基于无机介孔纳米粒子的多功能药物载体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3055,69.6万。
3. “肿瘤引发靶向”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3060,25.2万。
4. 双pH敏感型“肿瘤引发靶向”诊疗一体化药物载体的制备。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2017050304010283,10.0万。
5. 二氧化碳敏感型微胶囊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5CFB522,5.0万。
6. 具电荷反转能力的复合载体系统用于癌症化学动力学治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19M660178,12.0万。
研究成果(截止2025年3月,取2024年发布影响因子):
(1)近五年代表性通讯作者论文:
1. Adv. Funct. Mater.,2025,35,2414837.(IF:18.5)
2. Chem. Eng. J.,2024,488,151169.(IF:13.4)
3. Nano Today,2024,54,102059.(IF:13.2)
4. Food Hydrocolloid.,2023,141,108733.(IF:11.0)
5. Nano Lett.,2023,23,8585-8592.(IF:9.6)
6. Nano Res.,2021,14,4264-4273.(IF:9.6)
7. J. Colloid Interf. Sci.,2025,690,137228.(IF:9.4)
8. J. Colloid Interf. Sci.,2024,666,244-258.(IF:9.4)
9. J. Colloid Interf. Sci.,2023,634,836-851.(IF:9.4)
10. J. Colloid Interf. Sci.,2020,573,263-277.(IF:9.4)
11. Acta Biomater.,2023,159,312-323.(IF:9.4)
12. Acta Biomater.,2021,126,445-462.(IF:9.4)
13. Sensor. Actuat. B-Chem.,2022,372,132590.(IF:8.0)
14. Int. J. Biol. Macromol.,2025,299,140116.(IF:7.7)
15. Int. J. Biol. Macromol.,2024,283,137543.(IF:7.7)
16. Int. J. Biol. Macromol.,2024,281,136293.(IF:7.7)
17. Int. J. Biol. Macromol.,2023,238,124088.(IF:7.7)
18. Int. J. Biol. Macromol.,2021,193,457-473.(IF:7.7)
19. Int. J. Biol. Macromol.,2021,183,2017-2029.(IF:7.7)
20. Int. J. Biol. Macromol.,2020,146,363-373.(IF:7.7)
21. Mater. Design,2023,225,111532.(IF:7.6)
22. Appl. Mater. Today,2024,38,102215.(IF:7.2)
23. Mater. Today Chem.,2024,39,102171.(IF:6.7)
24. Mater. Today Chem.,2024,38,102048.(IF:6.7)
25. J. Pharm. Anal.,2025,15,101223.(IF:6.1)
26. Ind. Crop. Prod.,2024,211,118305.(IF:5.6)
27. ACS Biomater. Sci. Eng.,2025,11,1675-1689.(IF:5.5)
28. ACS Biomater. Sci. Eng.,2020,6,3375-3387.(IF:5.5)
29. Colloid. Surf. B,2025,249,114530.(IF:5.4)
30. Microchim. Acta,2021,188,154.(IF:5.4)
31. Microchim. Acta,2021,188,141.(IF:5.4)
32. ACS Appl. Nano Mater.,2024,7,21261-21274.(IF:5.3)
33. ACS Appl. Nano Mater.,2024,7,9518-9531.(IF:5.3)
论文详情请见: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AN-7052-2020
(2)授权发明专利:
1. 李草;万立辉;陈重银;陈辉。一种pH响应型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药物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0年12月29日授权。专利号:ZL 2018 1 1281924.8。
2. 李草;陈辉;江兵兵;李爽;赵童童。基于介孔硅/环糊精/氧化锌量子点构建的双阀门多刺激响应型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02月26日授权。专利号:ZL 2018 1 0446375.9。
3. 李草;陈重银;卢金博;罗毕矗;陈辉;万立辉。一种具有肿瘤引发靶向能力的药物运载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04月30日授权。专利号:ZL 2018 1 1213454.1。
4. 李草;陈重银;万立辉;陈辉;段军林;徐翔宇;卢金博;罗毕矗;江兵兵。一种具备癌细胞内靶向给药能力的药物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07月06日授权。专利号:ZL 2019 1 0563157.8。
5. 李草;段军林;徐翔宇;陈重银;万立辉;江兵兵;许子强。一种具备电荷翻转能力的中空二氧化锰药物载体系统。2021年07月06日授权。专利号:ZL 2019 1 0740165.5。
6. 李草;徐翔宇;陈重银;段军林;刘畅;江兵兵。一种双pH敏感型的药物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07月06日授权。专利号:ZL 2019 1 0887226.0。
7. 李草;陈重银;罗毕矗;卢金博;万立辉;陈辉。功能化介孔硅肿瘤靶向运输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08月10日授权。专利号:ZL 2018 1 1250221.9。
8. 李草;罗毕矗;卢金博。功能化介孔硅基肿瘤靶向运输控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1年08月10日授权。专利号:ZL 2018 1 1247958.5。
9. 李草;段军林;徐翔宇;陈重银;万立辉;江兵兵。具有电荷翻转能力的氧化应激性药物系统及其制备方法。2022年10月14日授权。专利号:ZL 2019 1 074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