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殷平教授,复旦大学任若冰研究员应邀前来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性多肽与抗病毒药物团队PI曹志贱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殷平以《线粒体蛋白质转运调控》为题向师生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线粒体蛋白的靶向运输是线粒体正常行使功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前提。殷平团队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围绕线粒体的蛋白质转运和植物光信号转导展开研究,阐明了线粒体外膜转位酶复合体(TOM、SAM)和线粒体内膜转位酶复合体(TIM22转位酶复合体)转运线粒体蛋白的分子机制。

任若冰为师生们分享了题为《磷酸鞘氨醇代谢及其靶向干预》的报告。他们团队以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自主开发的自动搜索算法,以及结构生物学的联合分析手段,预测并设计了一种强效、对S1PR1具有选择性的且偏向于G蛋白信号传导的激动剂。该研究为脂质代谢疾病的靶向干预提供了新方法。

通过本次的学术研讨,与会师生们对结构生物学在基础研究和药物设计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切的了解。据悉,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近年来为大力发展学科建设,结合本学院特色与研究方向,持续推行学术交流常态化。本次的学术报告会,将进一步推动学院前沿学术论坛的建设,深化与各高校研究所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